吉林大安市红旗饲养场大棚瓜飘香
发布日期:2013年06月04日
5月29日,大安市红旗饲养场的大田里,68栋温室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,熠熠闪光,蔚为壮观。
走进职工王尚喜的瓜棚,只见比拳头还大两倍多的香瓜在浓密的叶片下或垂或卧,棚里飘着醉人的香气。“这棚瓜收入2万元没问题。现在腰包能鼓起来,全得感谢刘书记。”
以前的红旗饲养场可不这样,由于观念守旧,没富起来。2007年4月,刘宝军来到这里担任党支部副书记,决定带领职工发展棚膜经济。当年秋天,他争取资金,启动实施了棚膜园区建设工程,可一些职工不配合。
“他想要政绩,跟他干,真赔了,找谁去?”一些人疑虑。
“没钱,没技术,没销路,还不如就这么弄点儿苞米牢靠。”一些人畏难。
为了打消职工顾虑,刘宝军带领干部们挨家挨户地动员:“在享受市里优惠政策的同时场里还提供资金补贴,免费为种植户打井、上电、建管护房。”将信将疑中,一些职工决定试试。上冻前,15个大棚就建起来了。2008年3月,昔日沉寂的全场上下为大棚生产忙碌起来。
“没钱,帮助贷款;没技术,就聘请技术员手把手教;没销路,四处找客商。”靠种瓜圆了车梦的职工孟繁强说。
春季种香瓜,秋季种蔬菜,当年一个大棚就收入了5000多元。挣到钱后的职工个个喜笑颜开。职工王发胜说,“没扣大棚以前,我们全家3口人忙活一年,也就挣个五六千元,现在我一个大棚一年就能挣8000多元,像这样的大棚我家就有9个。”这回,以前观望的职工不用催促,都纷纷搞起大棚来,规模逐渐扩大。如今,全场的大棚已发展到68栋,面积达7公顷。
走进职工王尚喜的瓜棚,只见比拳头还大两倍多的香瓜在浓密的叶片下或垂或卧,棚里飘着醉人的香气。“这棚瓜收入2万元没问题。现在腰包能鼓起来,全得感谢刘书记。”
以前的红旗饲养场可不这样,由于观念守旧,没富起来。2007年4月,刘宝军来到这里担任党支部副书记,决定带领职工发展棚膜经济。当年秋天,他争取资金,启动实施了棚膜园区建设工程,可一些职工不配合。
“他想要政绩,跟他干,真赔了,找谁去?”一些人疑虑。
“没钱,没技术,没销路,还不如就这么弄点儿苞米牢靠。”一些人畏难。
为了打消职工顾虑,刘宝军带领干部们挨家挨户地动员:“在享受市里优惠政策的同时场里还提供资金补贴,免费为种植户打井、上电、建管护房。”将信将疑中,一些职工决定试试。上冻前,15个大棚就建起来了。2008年3月,昔日沉寂的全场上下为大棚生产忙碌起来。
“没钱,帮助贷款;没技术,就聘请技术员手把手教;没销路,四处找客商。”靠种瓜圆了车梦的职工孟繁强说。
春季种香瓜,秋季种蔬菜,当年一个大棚就收入了5000多元。挣到钱后的职工个个喜笑颜开。职工王发胜说,“没扣大棚以前,我们全家3口人忙活一年,也就挣个五六千元,现在我一个大棚一年就能挣8000多元,像这样的大棚我家就有9个。”这回,以前观望的职工不用催促,都纷纷搞起大棚来,规模逐渐扩大。如今,全场的大棚已发展到68栋,面积达7公顷。
上一篇:天津援建大棚助民丰农民增收 下一篇:如何正确使用温室大棚卷帘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