栽植芦苇菖蒲搭建温室大棚
发布日期:2013年04月23日
栽植芦苇菖蒲搭建温室大棚
空旷的田野上种植着大片的芦苇、菖蒲,绿意盎然。阵阵微风掠过,没有任何臭味,扑鼻而来的是绿草的清香,这便是陕西省首个生态污水处理厂——周至县污水处理厂里的景色。在运行近2年后,目前,这里开始实施污水提标改造,为64亩湿地补种水生植物、搭建大棚保护植物不枯萎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。据周至县污水处理厂厂长张宏涛介绍,污水首先进入一级处理环节,即由传统微生物菌进行生态降低污水中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浓度。“这个环节可以吸收70%的COD和氨氮, COD的浓度从进场时的 220毫克/升降到100以下。 ”然后进入到由64亩湿地组成的二级处理环节。湿地由人工建造,下面布满了污水管网,共分成8个单元,上面种满根系发达的芦苇、菖蒲等吸附污染物强的水生植物,8个单元又分为一级处理4个单元,主要由吸附污染物最强的芦苇组成,二级处理4单元,主要由菖蒲组成。
做为全省惟一的生态污水处理厂,提标改造也很“另类”。“我们的提标改造,就是补种更多的水生植物,同时为水生植物搭建起温室大棚,进行防枯萎,控制温度,同时向湿地内增加脱氧菌。”张宏涛说,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变化,湿地处污不是十分稳定,为了保持湿地处污的稳定性,我们的举措就是要根据夏季和冬季,干旱天和雨天的变化来调整水温,保持植物旺盛的生长能力,从而使生态处污稳定达标。
上一篇:敬老中心有生态温室大棚 下一篇:黑龙江科技助力温室蔬菜大棚生产浅析